專題背景


  台南受限於地理環境以及都市更新的影響,在安南、安平以及南區養殖牡蠣 的蚵農均採用浮棚式養殖。台南2021年放養的蚵棚約8900棚,數量非常 龐大,占全國半數以上。

  台南市每年需要處理大約 4500公噸的廢棄蚵棚。 以往只能送至焚化爐焚燒或作鍋爐燃料的廢棄蚵棚,透過龍崎區農會 製作竹炭的技術,使廢棄蚵棚能資源有效利用,形成循環經濟。

01.養殖牡蠣的過程


  台南因為地理環境以及都市更新的因素,牡蠣養殖大多是採用浮棚式養殖。 浮棚式養殖有諸多法律、環境以及器材的限制。因為颱風季節的關係7初到9月底是牡蠣的禁養期。

02.養殖牡蠣造成的沿岸汙染


蚵棚

  每年4~6月是台南牡蠣主要的收成期,這段時間採收完畢,需要廢棄的蚵棚會被拉上沿岸等待廠商來回收。

  每年廢棄蚵棚回收近5千共頓,是非常龐大的數量。過往的廢棄蚵棚大多送至焚化爐焚燒或是做為升質燃料,近年來政府與龍崎區農會合作,將部分蚵棚加工成海竹炭的系列商品。

浮具

  台南養殖牡蠣大多數都是使用浮棚式養殖,這種養殖方式會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浮具。

  浮具在海上長時間漂泊多少會有損壞或是脫落,這些浮具會對沿岸及環境造成汙染,近年來台南市政府,積極的推動較環保的浮具,讓蚵農去做使用,替換掉較容易破裂的保麗龍。

專題作品

-蚵仔的竹跡,海廢變黑金


  隨者近年來環保意識的提升,牡蠣養殖所造成環境汙染的議題也逐漸被人民以及政府所重視,也有許多企業以及廠商看到了海汙染的商機,將這些海廢物資源化,讓社會邁向循環經濟。

  在臺南市政府農業局與龍崎區農會合作,將竹製廢棄蚵棚燒製成「蚵架炭」,開發「海竹炭」系列商品,達成海廢物的資源化。

受訪者


周瓈朝


單位:台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
職稱:所長

簡介:時任台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 所長,近年來除了推廣環保浮具的使用外,在廢棄蚵棚處理的部分,除了發包給廠商處理之外,近年來也與農崎嶇農會合作,將廢棄蚵棚轉變為海竹炭。

董啟聖


單位:龍崎農會
職稱:推廣部主任

簡介:時任台南市農崎區農會推廣部主任,負責推廣竹炭相關產品。近年來除了與台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合作,將廢棄蚵棚窯燒成海竹炭相關產品之外,也不斷的與外界合作,推進新產品的開發。

陳正偉


職業:台南蚵農

簡介:位於台南市四鯤鯓地區的蚵農,與漁港所配合使用環保浮具和改善廢棄蚵棚回收。

周小姐


單位:龍崎農會

稱呼:周女士 簡介:在竹炭故事館負責銷售、介紹竹炭的相關產品。

海竹炭

01.窯燒流程


02.海竹炭商品


竹醋液

  竹醋液是竹炭燒製過程中所產生的天然珍貴精華液體,PH值約為3-4,其主要成份以「醋酸」為主,也含有數百種天然有機物,在日本被廣泛運用於除臭抑菌、改善異味、入浴泡澡、軟化角質…等,效果頗受好評。

相關資訊

除臭包

商品簡介:
  釋出負離子、吸附力強、可調節空氣中的溼氣、吸附異味、消除霉味、淨化空氣、抗菌及防蟎。

用途:
  可放置於室內各角落,如房間、衣櫥、浴室、廁所、汽車中....等小空間內

相關資訊

團隊介紹